會員別館
目前位置: 會員別館請各位答疑
本單元為會員自由討論區,文責及取用圖片之來源概由文者自負,圖文內容並不代表真壺立場。
請各位答疑
發言人:0922 2004/02/17-09:48:02

紫砂壺的驚破是原來想都沒有想過的事,但知道了真壺才知道這事,可悲的是第一次購壺就遇上了這倒楣的事。
因以後要繼續購買真壺,在這裏想請問各位及余董,新壺買回後,可否先將壺放至冷水,慢慢加熱至水滾。就象買的玻璃用具一樣,也要先用水煮一下的,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麽危險?這樣做不知道能否對以後的驚破機會起到減少或避免?
有請各位了!

回覆1:請各位答疑
發言人:0911 2004/02/17-10:54:53

首先對0922兄的愛壺驚破深表同情。
我原先因“驚破”二字,對真壺朱泥係退避三舍。後來,買把朱翡試試(一來沈岩的朱翡價格低廉,就算爆破嘛損失不大;二來想嘗嘗朱泥泡茶的滋味),按余老提供的溫壺方法操作,安然無恙。再後來,陸續添置了大皇袍、赤鱔、浣脂、黑疾星、海棠紅等壺,還有余老搞優惠活動時贈送的大紅袍茶海、趙庄朱砂紅玉小茶碗,均未發生驚破。
我是這樣使用茶具泡茶的:
1、當場燒一壺滾水灌入熱水瓶
2、按余老提供方法溫壺(現在稱暖壺)
3、沿壺口緩緩低沖(電熱壺出水呈束狀,熱水瓶出水呈彌散狀)
4、一泡与另一泡間隔短,壺還是燙的(所以200---250毫升容量最適宜)
5、泡茶畢,洗淨,儲滿自來水待明日使用,過程同上(此做法咨詢過余老,余老認爲:此擧可降低驚破但茶湯滋味變差。因我泡的是特級烏龍及特級鐵觀音,屬中高檔茶。与高檔的臺灣岩茶性質不一樣,故茶湯變化不大)
以上陋見,供兄參考。

回覆2:請各位答疑
發言人:吳 2004/02/17-11:01:56

可否說明驚破的泥料與壺款?
>這裏想請問各位及余董,新壺買回後,可否先將壺放至冷水,慢慢加熱至水滾。就象買的玻璃用具一樣,也要先用水煮一下的,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麽危險?

不會危險,這個程序也算是另類溫壺!
>這樣做不知道能否對以後的驚破機會起到減少或避免?
對減少或避免以後的驚破沒有幫助!

回覆3:請各位答疑
發言人:0507 2004/02/17-14:19:09

小弟同意吳兄所言!
避免驚破,首要~~暖壺!
除此之外,若沖泡熱水間隔過久,壺已冷卻,切記不可直接熱水衝入壺中!
小弟都是先從壺外及壺缘先淋熱水,再加水入壺中!
其實這些動作,只是一種習慣而已,不困難,不複雜,習慣養成後,就很自然的!
寒流來襲,氣溫十度以下,小弟大紅袍,嫩蜜瑰紅,一樣照泡,一樣邊泡邊看電視!


回覆4:請各位答疑
發言人:0922 2004/02/17-16:54:51

thanks a lot!

回覆5:請各位答疑
發言人: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2004/02/17-17:03:31

紫砂壺驚破的情況不能說沒發生過...,但機率確實不多!
若於天寒地凍時,確實更該多注意一下暖壺,蓋老麻瓜曾經一大早開熱水入瓷臉盆,孰知霹劈啪啦,立時臉盆開裂成數片,連瓷盆都驚破矣...
一來,熱水溫度並沒達到沸點(約80度吧?),二來...,熱水入盆是由冷慢慢溫熱的,孰知仍是難逃驚破嚇了一大跳!
用研究的角度來看,老麻瓜多年來的統計數字顯示,似乎從來不會驚破壺的是某些人,而...容易驚破壺的又是某些人...,如老麻瓜就是容易驚破壺之人,而真壺的所有同仁卻從沒有驚破過的記錄,追根究底畢竟與使用習慣有些關聯,蓋...,老麻瓜泡茶的次數並不多,而真壺同仁幾乎天天在茶桌上磨時間,驚破的或然率當然要比老麻瓜多得多了,但因他們每次都先裝上溫或冷水一半入壺,水開後再慢慢倒熱水入壺,逐次提升壺內溫度,故始終能保持完美之記錄,而老麻瓜天生隨性,兼之冒險心強過對驚破的恐懼,故時聽“天籟之音”亦屬必然矣...
建議922兄可用上述真壺同仁的暖壺法試試,新壺先入水煮過當然無傷大雅,惟多了些不必要的遷移折騰,恐損耗機會增加,故不予建議。

回覆6:請各位答疑
發言人:0479 2004/02/17-17:19:29

提供一簡易的溫壺方式分享給大家,用此方式常溫顧老的大紅袍端方壺(驚破率甚高)及嫩蜜瑰紅、大黃袍、二代大黃袍、浣脂泥等壺、今年寒流來時在平地最低溫的淡水亦用此方式溫壺
用熱水(從熱水器出來已達最高溫者)先淋遍壺外側全部(由其是壺嘴與壺把銜接壺身處),再將熱水灌入壺內、再用滾水淋遍壺外側全部後、倒掉壺內熱水再加滾水入壺內即完成溫壺可進行泡茶
敝人用此方式溫壺尚未驚破一壺,提供參考

回覆7:請各位答疑
發言人:啤梨 2004/02/19-08:00:20

小弟曾經作過以下試驗: 把乾身的二代墨荷和皺石黃置於嚴冬室外, 在攝氏負零下二十度(-20 oC)的環境下放了一小時, 然後拿回室內以大概攝氏十五度的自來水沖洗和注入半壺水, 再以攝氏一百度的沸水注滿壺內, 繼續暖壺到沖茶, 過程沒有問題. 從以上的試驗可以說環境氣溫影響應該不是主因(因為溫差頗大), 反而如余老所言: 個人的用壺習慣才是驚破的主因.

回覆8:請各位答疑
發言人:0911 2004/02/19-14:30:21

發了一通“陋見”後,還想說幾句,恭請大家指正!
我有一習慣,長期閒置之壺复用時,必下水1~2天。短期閒置,則儲滿自來水待用。這種做法的緣由何在?雲南產著名圍棋子“雲子”,過一段時日需下水浸潤一回,否則易脆裂。故,愚以爲:朱泥壺的驚破,可能与壺胎的乾燥有很大關係。前些日曾見一會員帖子,大意是說“久置之壺复取用,按程序溫壺,沖泡時驚破”。溫雖壺,壺胎猶乾躁也。

回覆9:請各位答疑
發言人:0905 2005/07/18-15:26:32

看到这里觉得0911兄的办法好,久不用的壶还是先润润再用,安全。

回覆10:請各位答疑
發言人:901 2005/07/24-01:16:20

未回練大紅袍(含石黃心)、蜜瑰紅(嫩蜜瑰紅)會溫一下,除此之外,一概不管它,照相館沖可也。該破的遲早會破的,誰叫這些壺出窯時得到過多的呵護。

回覆11:請各位答疑
發言人:0526 2005/07/25-15:31:20

引用 901 留言:
>未回練大紅袍(含石黃心)、蜜瑰紅(嫩蜜瑰紅)會溫一下,除此之外,一概不管它,照相館沖可也。該破的遲早會破的,誰叫這些壺出窯時得到過多的呵護。

呵呵 901兄 好豪邁的用壺法啊..佩服佩服.
小弟都還是小心翼翼的溫壺呢... 對驚破這事到底看不開啊...:P
倒是想知道, 您說的 " 出窯時得到過多呵護 " 指的是什麼呢 願聞其詳:)

© 2025 古農真壺有限公司 / Design By Virtualh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