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別館
目前位置: 會員別館讀壺日記
本單元為會員自由討論區,文責及取用圖片之來源概由文者自負,圖文內容並不代表真壺立場。
讀壺日記
發言人:0909 2003/04/30-02:56:26

2003/4/30
茶壺對我來説就好像是身體中的血液,多數的時候泥感覺不到牠的存在,不過,我無法忍受沒有牠的日子。
0483兄的日記是我跟上的主因,因爲存粹是個人的雜感,不當之處請諒。
北京不是一個玩壺的好地方,這是確定的,基本上是這樣的,茶壺應該是南方的東西,紫砂壺基本上是文人的東西,而北方缺乏細致和明辨的基本條件。我說的是水、人性和品茗的基本物質——茶葉,這裡的水很硬,礦物質多,人是大咧咧的,茶葉以陳茶、氤過的花茶為主,不客氣的說,真壺的好壺在這裡原是沒有用武之地的。只是這些年純淨水、茶葉的真空冷藏保鮮、南方人越來越多的湧入,才在這個不適於品茗而隻會牛飲的地方帶來了些改變。
我以前隻喝磚茶、高末、坨茶等等,北方人喝茶講的是口重,這和水硬有關係。北方人設計過茶壺,滿人的皇帝給宜興留下的是加彩壺(請參看真壺點彩欄),北方是個缺少色彩的地方,所以濃烈的述求與紫砂的淡薄自然正好成爲了對立。這些便是我對北方紫砂土壤的觀察。
不過,情況正在發生變化。

回覆1:讀壺日記
發言人:0909 2003/05/04-01:14:41

2003/5/4
真壺的光貨高手有不少,不過這裡提到的人現在已經不是真壺的作家了,王霄羚,一廠時期的作家,作品以光貨最擅長,我有幸有一把他的瀚墨泥蛋包提梁,蛋包這一類壺以大亨款的最有名,與牛蓋洋桶一樣,這一類壺最能顯示一個工手的基本功\,特別是比例是否允當方面,這把壺不過300cc,容量不算太大,瀚墨泥解析茶湯比較全面,稍事泡養水色立現,從原來的淡墨色轉深轉濃,原來壺面含有的黃色顆粒愈加的明顯,好像夏日的星空。瀚墨泥似乎不便做茶海,保茶性略遜朱泥,不過要是解讀紅茶、花茶等一些較為粗放型的茶葉來,它的掩蓋性和全面性就要勝出一籌,老年人口重,所以,但凡上了年紀的人偏好用黑砂的道理在於此。瀚墨泥養成的光澤在紫砂中算是含蓄的,也就早年玩家夢寐以求的栗色黯黯。再囬到王霄羚,它的蛋包在圈足上是有自己的理解加了進去,把原來圈足收口的包線去除了,這樣壺身就要叫我們慣常的視線拔高了些,這種探索是根據人的視線看壺的角度總是從上而下做的調整,通常我們拍的壺圖(平視的)總於我們拿到忽略有差別就在於視角得變化。王霄羚的壺很耐看,它的仿大彬少山是另一款好壺,在張耕地以下的非真壺現有作家來説,王霄羚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回覆2:讀壺日記
發言人:0905 2004/08/30-20:57:01

看兄與餘先生的對話使小弟獲益非淺,兄之讀壺日記一直期待中,從中可領悟好多好多。

回覆3:讀壺日記
發言人:538 2004/09/03-12:00:32

905兄在翻舊賬...
都是好文章,北京909兄快快續稿啊 ! 會員都等得頸也長了!!!

© 2024 古農真壺有限公司 / Design By Virtualhost